海豐縣梅隴鎮金盤圍村的“王福獅”(俗稱猴仔獅),在汕尾地區是獨具一格的。一般的麒麟獅,只有擎獅頭和做獅尾的兩個人,表演起來場面顯得
單調些。五福獅出場的除了擎獅頭者(不用一人做獅尾)外,還有兩個人扮演猴子,一人扮演“精紹和”,一人扮演“戇紹和”,共有五個角色。而
舞獅多在春節期間,有“五福臨門”之意,故稱“五福獅”。民間習俗,認為這是吉祥之獅。
五福獅頭、猴頭、“精紹和”、“戇紹和”(人頭像)的製作,十分講究,不同於一般獅頭。首先用粘性泥土塑成模型,待泥模曬乾之後,在其表面
用韌性極強的冰秋紙塗上糯米醬糊或膠水,一層一層地裱上去,大約裱至半寸厚,待晾乾後從泥模上剝下來,就成了十分堅固的外殼。接著,在其上
面畫上各種顏色,看上去栩栩如生。最後在其表面再塗上一層光油,既鋥亮發光又可辟水。
獅頭沒有角,短鬍鬚,細耳朵,額上中間有個“王”字;眼睛不但可以活動,且會發光(用燈泡和電池安裝);獅嘴的上下唇用木板做成,可以隨時
張合,發出“啪啪”的聲響;獅被為五色彩布做成,光豔奪目,恰似虎皮。整體觀之,儼然一頭猛虎,有人把它叫作“虎獅”。據說,其他獅班如在
路上遇見此獅,便把自己的獅頭低下來,讓五福獅過後,才敢將其獅頭重新擎起來。可見五福獅為“獅中之王”,無怪乎其頭上有個“王”字。
兩個猴子,一為青面猴,一為黃面猴。表演者戴上面具,穿上猴衣,加之猴子動作,真是維妙維肖。“精紹和”表情微笑,眼神靈活,真如一個精靈
人;“戇紹和”表情傻呆,兩眉下垂,眼中無神,酷似一個傻瓜。開始表演時,兩個猴子(必須由年輕且動作靈活者扮演)最先出場,它們翻著各式
跟鬥,蹦跳著,嬉戲著,令人賞心悅目。接著是“精紹和”和“戇紹和”出場。“精紹和”手執葵扇,“戇紹和”拄著拐杖,他們默劇般的動作詼諧
有趣,使觀者樂不可支。最後獅子出場,它生猛威武,步步緊迫前者,還不時瞪眼,作張口欲咬狀……如此繞場一周。此時,場中有一張大桌,高一
米半,寬二米,長三米,意為一座高“山”。當猴子被獅子追至“山”下時,它們敏捷地躍上“山”頂,在上面做著各種雜技動作,有倒立行走,有
雙手反墊著臉倒立(稱猴子洗臉),有桌角倒立(稱懸崖倒掛)還有迭羅漢、騰空反翻跟鬥等各式各樣高難動作。它們的靈巧、調皮、博得觀眾陣陣
掌聲和笑聲。
獅子看猴子登上“山”頭,也跟著跳了上來,與猴子追逐著嬉戲著,場面十分熱鬧。而此時,“精紹和”和“戇紹和”,未敢上“山”他們在那裡做
著許多無聲而又異常滑稽的動作,惹得觀眾捧腹大笑。
後來,獅子可能玩得性起,開始追撲猴子,猴子一骨碌便從“山”上跳下來逃走了。這邊剩下“精紹和”和“戇紹和”,他們誰也不讓誰先走,經過
爭執,約定“抽鬮”,誰抽了長鬮誰先走。結果精者抽中長鬮(他事先做了手腳),乘獅子不備,越過“山”頭逃走了。最後剩下“戇紹和”一個人
,他上了“精紹和”的當,氣得捶胸跺腳。他想乘獅子正在打盹,拄著拐杖要跳過去,但被獅子發覺了,把他攔住。他束手無策,只好在那裡做著各
種使人啼笑皆非的動作。直到獅子睡著了,他才急急忙忙逃了過去。獅子猛醒過來,從高桌上跳起來,一下子翻滾到地下,想抓住“戇紹和”,可他
已逃遠了……當擎獅頭者表演從高桌上滾翻下地的高難動作時,觀眾為他捏了一把汗;當看到人和獅頭落地後都分毫無損時,場上爆發出一陣熱烈而
又經久的掌聲。
舞獅表演之後,除拳術、棍術表演之外,還有與眾不同的“飛越高桌”的表演。前面說的那張高桌,表演者在助跑之後,要雙手著桌邊,一下子騰空
飛越過去,很像現在體操項目中的“跳馬”。更驚險的是,在桌邊架上刀叉,尖刃向上,高出桌面一尺多,表演者要一下子越過刀叉跳過去,身體不
能碰著刀叉。技藝高的表演者,在越過刀叉之後,即于高桌上倒立行進,然後騰空下地……這個表演,須經長期艱苦訓練才能達到要求,表演時不能
有半點閃失。
最後的表演是打拳椿、刀椿,尖串對盾牌短刀、錙尖對鐵尺,還有空手對刀槍等五花八門的武打場面,俗稱“打五彩”,這與現時武打片中的場面很
相似。表演者動作必須嫺熟,配合默契,看起來就如一場真正的格鬥。為壯聲威,他們表演時不斷發出吼聲,其餘獅班的人在一旁大聲吆喝著,還不
斷用竹棒在地面敲打著,高喊著“著准看准呀!”“加油加油呀!”。有的表演者竟赤膊上陣,氣氛緊張而又熱烈。
這時,場上刀槍劍戟的鏗鏘聲,人們的吆喝聲、掌聲、歡呼聲和鑼鼓嗩呐聲,震動大地,響徹雲霄,是表演的最高潮。直至鞭炮丟進場中炸響,表演
方告結束。
五福獅的全場表演,約一個多小時,比其他獅班的時間長得多,體現了多姿多彩的特色。五福獅班不但在本鎮本縣表演,還經常遠赴惠陽、東莞、潮
汕、梅州等地演出,聲名遠播,長盛不衰。
金盤圍“五福獅館”始創於清代光緒年間,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。始創者為該村第十五世黃世民,傳下由其子第十六世黃冠作執掌,再傳下由其
孫第十七世黃譚金執掌,現在由其曾孫第十八世黃梅黃執掌。一門四代,一直是這個武館的掌門人,為“五福獅館”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長期的貢獻
。這也是這個武館的一大特色。
五福獅究竟發源於何時何地?雖然未見文字記載,但據金盤圍村族譜所記,該村遠祖原居福建,宋代遷往江西,明代遷至廣東東莞,明末清初再遷入
海豐。古代江西山區,獅、虎、猴等為常見之野生動物,而獅猴更被古代山民視之為神靈,是驅邪、吉祥的象徵。江西人以猴為伴,以“耍猴”為生
的習俗仍流傳至今。江西的特別的自然環境和人們的信仰、生活習俗,為五福獅的誕生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而又必須的條件。這正如我們廣東嶺南的水
鄉一樣,由於天然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,就產生了端午節賽龍舟的民俗文化。
綜上所述,我們可以推斷五福獅最早可能源於江西。在五福獅班中,人與獅猴同場表演,不但增強了趣味性,而且生動地表現了人類與自然界動物之
間的和睦共處,這從今天的環保意義上說,更給人以深刻的啟迪。五福獅班的表演技巧也獨樹一格,在汕尾地區以至廣東省內,實屬罕見,且歷史悠
久,是我省民俗文化中的寶貴遺產之一。